出轨与重婚的区别及其法律影响|区分婚姻法中的非法行为

作者:汐若初见 |

在现代婚姻家庭法律体系中,"出轨"和"重婚"是两个常被提及却容易混淆的概念。很多人认为两者都属于违背夫妻忠诚义务的行为,但从法律定义、法律责任到社会伦理评价上,二者存在显着差异。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出发,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明其法律后果及区别。

从法律定义角度明确"出轨"和"重婚"的概念

1. 出轨的定义

在婚姻家庭法律领域,出轨通常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与第三人发生不正当的性关系或建立情人关系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并不构成新的婚姻关系,但违反了夫妻双方约定的忠诚义务。

出轨与重婚的区别及其法律影响|区分婚姻法中的非法行为 图1

出轨与重婚的区别及其法律影响|区分婚姻法中的非法行为 图1

2. 重婚的定义

根据中国《民法典》千零四十七条的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且亲自到场登记。"而重婚则是在已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行办理合法的结婚登记手续,持续或中断前一段婚姻关系的行为。

法律后果上的重大差异

1. 对任配偶的影响

- 出轨:可能会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但任配偶只能基于此主张损害赔偿,不能据此要求解除已经存在的婚姻关系。

- 重婚:因重婚产生的第二段婚姻会被认定为无效,而原婚姻继续有效。

2. 刑事责任的区别

- 出轨:一般不构成犯罪,除非双方合谋诈骗财产、破坏军婚等特定情节。

- 重婚: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重婚属于刑事犯罪行为,犯罪分子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与他人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评价和社会伦理的不同

1. 在婚姻家庭纠纷中的地位

- 出轨:虽然严重的出轨行为可能导致离婚损害赔偿,但这更多属于民事责任范畴。

- 重婚:不仅影响个人诚信记录,在子女抚养权等争议中也会被视为严重过错因素。

2. 社会公众的评价标准

- 出轨:在社会公众的认知中,一般被视为破坏家庭和谐的行为,但其行为性质尚未上升到违法层面,更多是道德层面的谴责。

- 重婚:被认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原配偶的感情和利益,也扰乱了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婚姻制度。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当事人张三与李四登记结婚后,张三在外与其他女性赵某保持情人关系长达五年。这种行为被认定为出轨,尚未构成重婚罪。李四可以据此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案例二:

王五在已婚的情况下,与另一名女子刘某某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这种行为构成重婚,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其原婚姻仍然合法有效,但新婚姻会被宣告无效。

法律实务中的处理要点

1. 当事人主张损害赔偿的要点

- 出轨:受害人需举证证明婚外性关系的存在及其对家庭造成的实际损害。

- 重婚:需要取得重婚行为的相关证据(如结婚登记记录等),并依法提起刑事诉讼。

2. 法院裁判中的考量因素

- 出轨:法院会综合考虑行为的持续时间、造成的情感伤害程度、是否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等因素,决定是否判决离婚及损害赔偿金额。

- 重婚:法院除了认定第二段婚姻无效外,还会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法律风险提示

1. 警惕"试婚"和"网恋奔现"中的潜在风险

现实中常存在一些行为人打着"试婚""开放婚姻"旗号,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这些行为若超出了友谊的范畴,就会构成出轨,对原家庭造成伤害。

出轨与重婚的区别及其法律影响|区分婚姻法中的非法行为 图2

出轨与重婚的区别及其法律影响|区分婚姻法中的非法行为 图2

2. 防范措施建议

- 保持健康的社交圈子和界限;

- 发现配偶有异常举动时及时固定证据、寻求法律帮助;

-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防止证据被恶意删除或篡改。

虽然从社会现象上看,出轨行为的隐蔽性和普遍性似乎使其更具破坏力。但从法律体系来看,重婚才是对婚姻制度构成直接破坏的行为。广大公民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也要恪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