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起诉费用及法律程序全解析

作者:阳光的暖冬 |

在中国,重婚行为不仅破坏了我国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基础,还对合法婚姻关系中无过错方造成了严重伤害。对于这种违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追责程序。系统梳理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标准,并结合法院审理流程详细解析涉及重婚罪案件的诉讼费用及承担方式。

重婚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者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的规定:"重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名不仅包括与第三人办理合法婚姻登记的情况,还包括虽未办理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的情形。

法律实践中认定重婚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1. 主体要件

重婚罪起诉费用及法律程序全解析 图1

重婚罪起诉费用及法律程序全解析 图1

犯罪分子必须是有配偶者,即有结婚登记并领取结婚证的人。即使该婚姻处于无效状态或者分居中,只要未依法办理离婚手续,就仍然具备重婚的主体身份。

2. 客观要件

行为表现形式包括两种:一是与他人登记结婚;二是虽然没有进行结婚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获得周围亲友及社会的认可。后一种情形下,举证责任更为严格。

3. 主观要件

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有意隐瞒已有配偶事实,主动追求另一段婚姻关系或者以夫妻名义生活的状态。

4. 结果要件

行为造成合法婚姻家庭的破裂或财产分割纠纷等不良后果。在司法实践中,只要能够证明行为人实施了重婚行为,即使未引起严重后果,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重婚罪案件法院受理程序

针对重婚罪提起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应先向人民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1. 自诉状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写明指控的事实和依据,并附相关证据证明行为人的重婚事实。

2. 证据材料

典型包括结婚登记证书、共同生活照片、同居期间的书信或聊天记录等能够充分证明重婚事实的证据。

3. 费用支付

线下诉讼应前往犯罪地或者被告人居住地法院提交诉讼申请,需按照法律规定预交审判阶段相关费用。

重婚罪案件起诉费用构成

1. 案件受理费

根据《诉讼费用缴纳办法》,此类自诉刑事案件的立案登记费为:50元至20元不等,具体数额依据案件标的额确定。

2. 证人出庭费

重婚罪起诉费用及法律程序全解析 图2

重婚罪起诉费用及法律程序全解析 图2

如果需要调取证据或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还需要支付相关交通、住宿费用等,具体标准由法院根据当地经济水平裁定。

3. 其他诉讼支出

包括案件评估、财产保全等产生的合理费用。通常情况下,这些费用可待案件判决后依法主张对方承担。

4. 特别说明

根据司法解释,自诉案件的当事人若符合困难减免条件,则可以申请缓交或免交诉讼费用。

重婚罪诉讼证据的收集与提交

1. 基本材料

包括:

证明原婚姻关系的结婚证、民政部门登记记录

可能存在的无效婚姻证明文件

后续夫妻关系的确凿证据(如共同户籍、孩子出生证明、财产共有证书等)

目击证人证言或相关知情人笔录

2. 收集技巧

如何合法获取配偶与其他人的结婚登记记录,需通过民政部门信息查询系统

积极调取银行流水、共同购房购车资料作为辅助证明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记录,但注意电子证据的取证合规性

3. 注意事项

严防证据收集侵权行为,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

及时固定易灭失证据,防止销毁或篡改

聘请专业婚姻家庭律师指导证据收集工作,提升证据效力

重婚罪案件的法律后果与刑罚承担

1.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258条的规定,构成重婚罪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实践中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判处3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自由刑。

2. 民事责任

需要退还非法婚姻期间取得的彩礼或者其他财物

赔偿因配偶失踪引发的家庭生活困难而产生的相应损失

3. 其他影响

重婚行为会对夫妻感情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即使后续调解和好也极其困难

对子女心理健康及成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案例分析:某甲诉乙重婚案

2018年,某甲(男)在妻子为其办理完生育手续住院期间,隐瞒妻子与某乙登记结婚。妻子发现后于2019年向法院提起自诉。

诉求:

判决乙犯重婚罪

要求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兑换结婚期间花费的共同财产

审判结果:

法院认为某乙在有配偶期间与他人登记结婚,构成重婚罪,判处拘役5个月。判决追缴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不当利益。

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1. 发现配偶涉嫌重婚行为时,应时间固定证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及时提起刑事自诉。

2. 注意保护自身权益,严防对方转移隐匿共同财产

3. 留意保存完整的婚姻关系证明材料和子女抚养相关证据

4. 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尽量维护家庭和谐

重婚不仅触犯了法律红线,还对合法配偶及无辜子女造成严重伤害。对于涉嫌重婚行为的配偶方,受损方可依法提起刑事自诉主张权利,在获取应有赔偿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序良俗。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