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与离婚:究竟有何不同?》
夫者,妻之夫也;妻者,夫之妇也。当夫妻双方情感不和,欲结束婚姻关系时,可选择分居或离婚两种方式。尽管两者均旨在解除夫妻关系,但法律上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分居与离婚的法定规定、实证操作及法律后果等方面的异同,以帮助读者清晰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
分居的法定规定与实证操作
(一)法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感情不和分居的,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办理分居手续;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分居需夫妻双方共同协商办理,且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实证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夫妻双方协商办理分居手续时,应达成书面协议。该协议应包括以下分居的原因、分居期限、分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协议书应由夫妻双方签字或盖章,并经人民法院审查。审查通过后,夫妻双方可按照协议内容办理分居手续。
离婚的法定规定与实证操作
(一)法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条:“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难以维持婚姻关系的,应当申请离婚。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如果经过调解,夫妻双方仍然坚持离婚,应当准予离婚。”可见,离婚需夫妻双方共同申请,且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二)实证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申请时,应提供如下材料: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夫妻身份和婚姻关系的材料;离婚原因的证明,如婚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等;人民法院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将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夫妻双方可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分居与离婚的法律后果比较
(一)财产分割
1. 分居时,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的分割,可按照双方协商的比例进行,但协商比例应不得低于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共同财产的贡献比例。
2. 离婚时,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的分割,应按照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共同财产的贡献比例进行,但双方协商的比例应不得低于判决比例。
(二)子女抚养
1. 分居时,子女的抚养问题,可按照双方协商的比例进行,但协商比例应不得低于双方在子女抚养方面的贡献比例。
2. 离婚时,子女的抚养问题,应按照双方在子女抚养方面的贡献比例进行,但双方协商的比例应不得低于判决比例。
(三)法律地位
1. 分居时,夫妻双方仍为合法夫妻,双方在分居期间仍应履行夫妻义务,但可协商解决子女抚养等问题。
2. 离婚时,夫妻双方为非合法夫妻,双方在离婚后不再履行夫妻义务,且应根据判决比例分割共同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
《分居与离婚:究竟有何不同?》 图1
分居与离婚作为解除夫妻关系的两种方式,在法定规定、实证操作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夫妻双方在选择解除婚姻关系时,应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以便作出明智的选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