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协议书还能推翻吗?从法律角度深度解析分居协议的可撤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签订分居协议。这类协议约定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分居生活,以期通过分居达到和好或离婚的目的。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分居协议的效力问题却常常引发争议,尤其是当一方对分居协议的内容提出异议时,许多人会不禁疑问:已经签订的分居协议还能被推翻吗?从法律角度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何为分居协议书
分居协议书还能推翻吗?从法律角度深度解析分居协议的可撤销性 图1
分居协议书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自愿约定暂时分开居住生活的书面协议。分居协议的内容通常包括分居期限、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共同债务承担等条款。这种协议既可以作为双方感情和解的缓冲期,也可以成为离婚的前奏。
从法律性质上看,分居协议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其本质上是夫妻双方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合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87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共同所有。”类似的法律精神适用于分居协议中的财产分割等内容。
分居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合法有效的分居协议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1. 约定效力:只要符合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分居协议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2. 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条款的独立性:即使分居协议中涉及子女抚养或财产分割的内容,在后续离婚诉讼中,法院仍需依据现行法律重新审查并作出公正判决,除非相关约定已经生效且不损害子女利益。
哪些情形下可推翻分居协议
虽然分居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仍然可以被推翻或变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可能导致分居协议被推翻的情形及法律依据:
1. 意思表示不真实
根据《民法典》第143条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如果有据明分居协议是在一方或双方并非真实愿意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该协议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2. 显失公平
根据《民法典》第151条的规定:“一方利用优势或者对方处于危难等情形,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无效。” 如果分居协议中的约定明显倾向于某一方,严重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则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协议。
3.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如果分居协议的内容涉及违法行为或者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定子女抚养权完全归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探视权,那么该条款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4. 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
根据《民法典》第152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作出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如果分居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上述情形,则另一方可以申请撤销该协议。
5. 与离婚协议其他条款冲突
如果分居协议是在双方尚未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签订,并且后续的正式离婚协议中就某些事项作出了不同的约定,则可能会以最新的离婚协议为准,导致之前的分居协议的部分或全部条款失效。
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推翻分居协议
在司法实践中,想要推翻分居协议并非易事。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诉讼的一方需要提供充分的据来明分居协议存在上述可撤销或无效的情形。具体而言:
1. 举责任:提出异议的一方需要承担主要的举责任,包括收集和提交相关据材料以明其主张。
2. 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197条的规定,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情形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超过这一期限,则撤销权消灭。
分居协议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并非不可推翻。只有当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显失公平、违反公序良俗等特定情形时,才可能通过法律途径推翻该协议。在签订分居协议之前,建议夫妻双方充分考虑彼此的权利义务,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若对已经生效的分居协议有异议,也应当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无论是签订还是推翻分居协议,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在复杂的婚姻家庭关系中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