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共有财产的设立、变更与分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共有财产的设立、变更与分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婚姻家庭编对于夫妻财产的设立、变更与分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夫妻共有财产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婚姻家庭法律工作者及广大公众提供准确、清晰的法律指导。
夫妻共有财产的设立
1.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及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创造、积累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动报酬、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赠与所得等。夫妻共同财产具有以下性质:
(1)共有的基础性: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共同生活的物质基础,夫妻共同财产的设立是夫妻共同生活的前提。
(2)平等性的:夫妻在共同财产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平等进行。
(3)专有的性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夫妻共同财产中的其他财产属于夫妻各自所有。
2.夫妻共同财产的设立
夫妻共同财产的设立主要通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的共同劳动、经营、投资等途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夫妻双方共同劳动所得: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共同劳动所得的财产,应当归二者共同所有。
(2)夫妻共同经营所得:夫妻双方共同经营婚姻家庭的企业、商店等,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3)夫妻共同投资所得:夫妻双方共同进行投资,如股票、债券、基金等,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有财产的变更
1.夫妻财产变更的原因
夫妻共有财产的变更主要发生在婚姻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离婚、夫妻双方协商等。
2.离婚时夫妻财产的变更
离婚时夫妻财产的变更,应当根据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7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夫妻双方协商处理
夫妻双方协商处理夫妻财产,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应当包括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变更、分割比例等内容。协议经夫妻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
1.夫妻财产分割的原则
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夫妻在共同财产中的分割应当平等进行,避免因分割不平等导致夫妻双方权益受损。
(2)损害赔偿原则:夫妻财产分割时,应当充分考虑对方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及所受的损害,对对方进行适当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共有财产的设立、变更与分割》 图1
(3)有利于共同生活原则:夫妻财产分割应当有利于双方 subsequent婚姻生活,避免分割后导致夫妻双方生活困难。
2.夫妻财产分割的方式
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均分主义: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共同财产均分给双方,各自所有。
(2)过错方少分或者不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约定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过错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共同财产。
(3)先分割后判决:在夫妻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先将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待诉讼时,再根据双方协商的比例或者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夫妻共有财产的设立、变更与分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夫妻财产法律事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婚姻家庭法律工作者及广大公众应当深入学和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