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权与程序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创造、积累的财产。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以下几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并不意味着双方对财产的共有权利消失。在分割时,应当充分考虑双方的权益,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以下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有权分割:
1. 双方协商一致。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协商时,双方应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平等、自愿地达成共识。
2. 一方明确提出分割请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一方明确提出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要求,另一方在符合法定的条件下,应当予以支持。
3. 婚姻关系已经破裂。如果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已经破裂,无法维持婚姻关系,那么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在什么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不能分割呢?
1. 夫妻关系未破裂。如果夫妻双方关系和谐,没有提出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要求,那么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保持现状,不得擅自分割。
2.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未产生共同生活费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考虑共同财产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共同生活费用,如果这些费用未用于共同生活,那么夫妻共同财产就应当保持现状,不得擅自分割。
3.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未进行分割。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双方没有进行分割,那么在分手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保持现状,不得擅自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权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创造、积累的财产,在符合法定的条件下,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分割时,应当充分考虑双方的权益,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权与程序图1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问题日益增多,涉及到夫妻双方财产权益的保护和分割的程序问题。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权与程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权与程序进行详细探讨。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权利
1.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创造、积累的财产。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权利依据
(1)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应当基于夫妻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夫妻双方应当充分沟通,达成共识,避免因协商不一致而导致分割权纠纷。
(2)当事人没有协商一致,但人民法院判决:当夫妻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综合考虑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贡献、财产的分割比例、子女抚养问题以及夫妻双方的生存保障等因素。
(3)当事人没有协商一致,且人民法院未判决:当夫妻双方无法协商一致,且人民法院未作出判决时,可以考虑由夫妻双方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程序
1.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申请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申请,可以由夫妻双方共同提出,也可以由其中一方提出。当夫妻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主要途径。
2.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院管辖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诉讼,应当向婚姻关系发生变更人民法院管辖。即,婚姻关系变更地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院管辖地。
3.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证据准备
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诉讼中,证据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结婚证等。
(2)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如银行流水、房产证、车辆登记证等。
(3)涉及子女抚养问题的证据:如孩子的出生证明、抚养权判决书等。
(4)其他证据:如夫妻双方在财产分割问题上的协商记录、谈判录音等。
4.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院判决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权与程序 图2
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诉讼中,法院判决是最终的结果。法院在判决时,应当综合考虑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贡献、财产的分割比例、子女抚养问题以及夫妻双方的生存保障等因素,并依据我国《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作出判决。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是一个涉及夫妻双方权益保护的重要问题。了解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权利与程序,对于夫妻双方在发生财产分割问题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法律从业者来说,理解和掌握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权与程序,也是一项重要的业务技能。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