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的运用及法律规定

作者:想跟你湿身 |

转继承,又称法定继承,是指在遗嘱继承之外,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可以依照法定继承顺序和份额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在我国《民法典》亲属编中有明确规定。

我们要明确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区别。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明确指定继承人,按照遗嘱的内容分配遗产。而法定继承则是指在被继承人离世后,按照法律规定,继承人依照一定的顺序和份额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在遗嘱继承的基础上,我国法律规定了转继承的情况。当被继承人的遗产不足以满足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时,法定继承人可以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和份额分配原则, share the inheritance among themselves。也就是说,如果遗嘱继承的遗产不足以完全满足继承人的继承需求,那么继承人可以依据法定继承的顺序和份额来分配遗产。

转继承可以发生在以下情况:

1. 遗嘱继承的遗产不足以支付法定继承份额。法定继承人可以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和份额分配原则, share the inheritance among themselves。

2. 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此时,被继承人的遗产将直接由法定继承人继承。

3. 被继承人死亡后,遗嘱继承人未果或者放弃继承。此时,被继承人的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和份额分配原则进行继承。

转继承是在被继承人离世后才发生的,也就是说,在遗产分配过程中,转继承人并不能参与遗产的分配决策。

转继承是一种法律规定的遗产继承方式,它允许继承人在被继承人离世后,根据法定继承顺序和份额分配原则来分配被继承人的遗产。这种规定有助于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的运用及法律规定图1

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的运用及法律规定图1

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的运用

1. 转继承的发生条件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转继承的发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被继承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立遗嘱,进行继承。

(2)被继承人的遗产有部分可以依照法定继承的规定分配。

(3)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具有继承权。

2. 转继承的财产范围

转继承的财产范围主要包括被继承人的遗产中可以依照法定继承的规定分配的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血亲,以及对被继承人扶养、赡养的近亲属。

(2)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孙子女等旁系血亲。

(3)被继承人的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中的公民。

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的运用及法律规定 图2

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的运用及法律规定 图2

3. 转继承的程序

转继承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被继承人生前通过遗嘱或法定继承,将遗产中的部分财产转移给其他继承人。

(2)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法定继承人开始进行继承。

(3)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申请继承遗产,并提交相关证据,由人民法院依法审查。

(4)人民法院审查后,确认转继承的合法性,并依法进行遗产分配。

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的法律规定

1. 《继承法》的规定

《继承法》对转继承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36条和第52条中。第36条规定:“继承人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将遗产中的财产部分转移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继承人。……”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财产可以由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继承人继承:(一)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血亲……”

2. 《民法典》的规定

《民法典》对转继承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1125条和第1127条中。第1125条规定:“继承人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将遗产中的财产部分转移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继承人。……”第1127条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血亲,以及对被继承人扶养、赡养的近亲属,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将遗产中的财产部分转移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继承人。”

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的运用及法律规定,是继承法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继承法》和《民法典》的规定来看,转继承的运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并且要经过合法的程序才能实现。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律规定,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继承权益,实现公平、公正的财产分配。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