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津贴继承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作者:失了分寸 |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国关于继承法律制度的基本法典,于1985年4月15日由第六届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8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典明确规定了公民因死亡而发生的财产继承关系,以及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第五条规定:“继承人享有继承被继承人财产的权利。”第二三条、第三三条、第三十五条、第四三条等明确规定了继承人的资格、遗产的处理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是为维护国家军事利益,保障军事活动,加强国防建设,保护军事设施,维护军事法律秩序而制定的。该法于1999年2月25日由、发布,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在《军事法》中,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烈士、因公牺牲的军人、病故的军人,其遗灰、骨灰应当由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妥善保管,或者由有关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处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是为保护英雄烈士的尊严和荣誉,传承英雄烈士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而制定的。该法于2019年4月27日由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英雄烈士的遗物、图片、雕塑、纪念设施等受到国家保护。禁止以侮辱、诽谤、故意损毁等方式损害英雄烈士的遗物、图片、雕塑、纪念设施等。”

政策解读

1.《关于规范烈士褒扬活动的通知》

2019年7月20日,客户端发布《关于规范烈士褒扬活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烈士褒扬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烈士和精神风范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扬。通知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对烈士遗物、图片、雕塑、纪念设施等的保护,禁止以侮辱、诽谤、故意损毁等方式损害英雄烈士的遗物、图片、雕塑、纪念设施等。”

2.《关于完善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

2019年10月21日,办公厅、、中共、办公室、客户端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加强对烈士褒扬工作的领导,把烈士褒扬工作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烈士褒扬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烈士津贴继承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图1

烈士津贴继承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图1

烈士津贴继承的具体实施

1.烈士津贴的发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烈士、因公牺牲的军人和病故的军人,其遗灰、骨灰应当由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妥善保管,或者由有关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处理。在烈士牺牲后,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应当向有关部门申请烈士称号,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烈士褒扬。

2.烈士津贴的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烈士的遗灰、骨灰可以由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妥善保管,或者由有关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处理。在烈士牺牲后,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应当向有关部门申请烈士称号,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烈士褒扬。烈士津贴的继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由烈士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申请烈士津贴,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发放。

3.烈士津贴的管理等监督

烈士津贴的发放和管理,应当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对烈士、因公牺牲的军人和病故的军人的遗灰、骨灰进行妥善保管,并确保其尊严和荣誉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扬。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烈士津贴的发放和管理,确保烈士津贴的合理发放和管理。

烈士津贴继承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以及《关于规范烈士褒扬活动的通知》、《关于完善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等。在烈士津贴继承的具体实施中,烈士津贴的发放、继承和管理,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确保烈士的尊严和荣誉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扬。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烈士津贴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烈士津贴的合理发放和管理。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