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继承权的区别是什么|罗马法传统与现代法学的碰撞

作者:佛系小可爱 |

在继承法领域中,"继承"与"继承权"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提及,但它们之间存在显着的区别。理解这些区别对于准确适用法律、解决实际纠纷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演变、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二者的异同。

继承与继承权的基本概念

继承是指公民死亡时依法转移其遗产给他人的制度。根据罗马法传统,继承可以分为概括继承和有限继承两类:概括继承要求继承人概括承受被继承人的所有权利义务;而有限继承则仅限于特定范围内的财产关系。

继承权则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继承人对被继承人遗产享有的权利资格。它是继承制度的核心内容,具体体现为身份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

继承与继承权的区别是什么|罗马法传统与现代法学的碰撞 图1

继承与继承权的区别是什么|罗马法传统与现代法学的碰撞 图1

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

从罗马法开始,法学界就形成了关于继承期待权和既得权的区分传统。这种区分在史尚宽先生的理论中得到充分体现:"继承权一名辞,散见于民法继承各处,约有两种意义:其一指继承开始前继承人之地位...其二指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之地位..."[9]92

在物权法体系重构背景下,这种区分日益受到挑战。现代学者 increasingly主张摒弃期待权与既得权的简单划分,转而采用统一的权利形态理论来解释继承权的本质。

具体区别分析

1. 权利性质不同

继承与继承权的区别是什么|罗马法传统与现代法学的碰撞 图2

继承与继承权的区别是什么|罗马法传统与现代法学的碰撞 图2

- 继承是法律事实发生后的行为过程

- 继承权是一种复合型权利

2. 法律构成要素差异

- 继承的实现需具备合法要件和程序

- 继承权主要体现为身份属性和财产利益的结合

3. 利益归属视角

- 继承侧重于财产转移关系

- 继承权更强调主体资格赋予

中国当前法律实践

目前,我国继承法采取概括继承原则,规定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类型。《民法典》第120条明确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以下要素:

- 被继承人的死亡事实

- 继承人的范围及顺序

- 遗产的实际状况

- 是否存在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

未来发展的思考

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和遗产税制度的完善,有必要对继承权行使的一些边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继承人特殊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

- 非传统继承方式(如网络遗产)的法律适用

- 不可分割动产的处理规则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集体资产股份继承这一新型领域。根据张三的观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具有不同于普通遗产的特许性质,其继承人身份需受严格限制。

在统一继承权理论的基础上,明确区分继承和继承权的具体适用场景,对于妥善解决现实争议、维护交易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