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读:哪些人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离婚,作为人生的一大重要决策,不仅涉及到夫妻双方的权益,还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在离婚诉讼中,提起诉讼的主体必须明确。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了几类人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婚姻关系当事人
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即原配偶双方。在我国,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分为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申请方,即提出离婚诉讼的一方,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申请方则是接到离婚诉讼申请方后,被申请离婚的一方。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
在协议离婚的情况下,提出离婚的一方和另一方已经通过协商一致,达成离婚协议。此时,提出离婚的一方可以作为申请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被申请方则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协议,证明双方已经协商一致,愿意解除婚姻关系。
夫妻一方去世
当一方去世时,另一方符合离婚条件时,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在夫妻一方去世的情况下,活着的一方成为被申请方,死亡的一方成为申请方。
夫妻双方均未达到法定离婚年龄
当夫妻双方均未达到法定离婚年龄时,任何一方不得提起离婚诉讼。根据我国《婚姻法》第7条规定,离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双方均达到法定离婚年龄时,即可自由提起离婚诉讼。
夫妻双方具有离婚原因
离婚的原因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离婚的法定理由。只有当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方符合离婚的条件。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
夫妻双方未能协商一致
《法律解读:哪些人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图1
当夫妻双方未能协商一致,且符合离婚条件时,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此时,提出离婚的一方为申请方,被申请方为被申请方。
在我国离婚诉讼中,可以提起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婚姻关系当事人、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夫妻一方去世、夫妻双方均未达到法定离婚年龄、夫妻双方具有离婚原因和夫妻双方未能协商一致等情形。在提起离婚诉讼时,当事人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主体,并提交相应的证据证明符合离婚条件。只有符合法定条件,才能使离婚诉讼得以顺利进行。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