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财产分配的协议如何达成?
离婚时财产分配的协议是夫妻离婚时必须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在我国,离婚时财产分配的原则是男女平等、公平合理。根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时财产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财产,应按照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进行分割。分割的原则是:男女平等、协商一致、公平合理。具体分割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均分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应先将共同财产的价值确定,然后按照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贡献比例进行分割。贡献比例可以按照双方在家庭中的责任、经济来源、家务劳动等方面来确定。
2. 先分割后谈判原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达成财产分割协议,然后提交给法院审查。如果法院接受了双方的协议,则具有法律效力。
3. 平均分割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按照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的平均价值进行分割。
夫妻个人财产的分割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个人财产,应按照个人财产的分割原则进行分割。分割的原则是:尊重双方意愿、协商一致、公平合理。具体分割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协商一致原则: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达成个人财产分割协议,然后提交给法院审查。如果法院接受了双方的协议,则具有法律效力。
2. 平均分割原则: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个人财产,按照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贡献比例进行分割。贡献比例可以按照双方在家庭中的责任、经济来源、家务劳动等方面来确定。
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离婚时,夫妻双方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处理一些其他特殊情况。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负担了特殊的家庭责任,如抚养子女、照顾老人等,另一方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另外,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财产中,包含了一方个人创业的财产,那么应按照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贡献比例进行分割。
,离婚时财产分配的协议是夫妻离婚时必须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在达成协议时,夫妻双方应遵循公平合理、男女平等的原则,协商一致,避免争议。如双方协商不一致,可提交至法院诉讼,由法院依法进行财产分配。
离婚时财产分配的协议如何达成? 图1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