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盛鑫鸿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刑辩律师能否放弃当事人提交谅解书?法律实务中的实务探讨

作者:贩卖二手梦 |

在刑事辩护实务中,"能否放弃提交谅解书"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结合法律实务中的常见问题和办案经验,深入分析这一议题,并尝试给出专业建议。

理解问题的背景

1. 案件基本情况

张三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提起公诉。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罪属于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罪名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等)。在此类案件中,被告方与被害方如果达成和解,通常可以作为从宽处罚的情节。

2. 案件处理的关键点

刑辩律师能否放弃当事人提交谅解书?法律实务中的实务探讨 图1

刑辩律师能否放弃当事人提交谅解书?法律实务中的实务探讨 图1

法律依据: 刑法第234条之外,还需结合《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关于刑事和解的部分(如第517条)。

各方利益平衡: 被害人期待得到赔偿、获得心理慰藉;被告及其家属希望减轻处罚、尽早结案。

谅解书的作用

3. 谅解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条的规定,刑事和解程序适用于因民间矛盾引发的轻伤害案件、过失犯罪案件等。在实践中,"谅解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主要用于证明双方已达成和解,并记录具体的赔偿金额、履行方式等内容。

4. 谅解书的作用:

(1)可以从宽处罚,减轻刑罚;

(2)可以缩短审理期限,加快案件进程;

(3)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影响最终的定罪量刑。

是否能放弃提交?

5. 问题核心

如果被告方主动要求不提交谅解书,或者虽然双方已经达成和解协议但未正式签署"谅解书",该如何处理?这关系到案件走向以及辩护策略的选择。

6. 关键要考虑的因素:

被害人的态度: 如果被害人坚决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则可能影响法院的最终判决。

案件的具体情节: 伤害程度(轻伤、重伤)、是否存在严重后果等。

刑辩律师能否放弃当事人提交谅解书?法律实务中的实务探讨 图2

刑辩律师能否放弃当事人提交谅解书?法律实务中的实务探讨 图2

当地的司法实践: 不同地区对于类似案件的处理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做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放弃提交的法律风险

7. 程序性风险: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双方未达成书面和解协议,法院在审理时可能会认为和解情节不成立。

8. 实体性风险:

从宽处罚的可能性降低: 如果未能提供有效的和解材料,可能会影响最终的量刑结果。

可能导致更不利的判决: 在某些案件中,未提交和解协议甚至会增加被认定为"情节恶劣"的风险。

9. 实务中的特殊情形: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被告人及其家属确有诚意赔偿但未能获得被害人谅解,法院可能会依据其他法律规定(如酌情减轻处罚)作出判决。但从整体上看,这种可能性较小。

律师的职责与建议

10. 作为辩护人的立场

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如果当事人坚持不提交和解材料或谅解书,辩护人应当尊重此决定,并制定相应的辩护策略。

必要时提供专业建议: 辩护人有义务向当事人说明不同处理方式的利弊得失,帮助其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

12. 辩护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1)如果放弃提交谅解书,则需注意在庭上重点论述案件中的其他从宽情节,如自首、如实供述等;

(2)如果坚持不提交和解材料,则需要收集其他可以影响量刑的证据,尽量降低不利影响。

与建议

13. 综合建议:

不建议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放弃提交谅解书。

若确有不得已的原因不能提交,应提前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并尽可能收集有利于被告人的其他证据材料。

法律依据汇总

以下是主要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事诉讼法》第27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双方自愿和解的,可以适用该程序。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条第三款:对于故意伤害罪,综合考虑故意伤害的起因、手段、情节、后果等情况确定从宽或者从严的具体幅度。

在刑事辩护实务中,是否提交"谅解书"是一个需要审慎处理的问题。律师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充分评估可能的风险与收益,并为当事人提供专业而可行的法律建议。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