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收养法第10条款的若干规定》

作者:不如绿了他 |

收养法第10条款是关于收养程序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实施收养法第10条款的若干规定》 图2

《关于实施收养法第10条款的若干规定》 图2

收养法第10条款的规定原文如下:

“收养人应当向具有收养能力的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家庭福利机构提出收养申请,由该机构对收养人的情况进行评估,对符合收养条件的,向有关 department 提出收养登记申请。”

简单来说,这条法律规定了收养程序的启动和申请要求。收养人需要向具有收养能力的儿童福利机构或家庭福利机构提出收养申请。这里的“具有收养能力的机构”指的是已经获得政府批准,具有为儿童和家庭提供收养服务的机构。

接下来,收养机构会对收养人的情况进行评估。这包括对收养人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抚养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审查。评估的目的是确保收养人具备关爱和保护儿童的能力,以保障儿童的权益。

在通过评估后,收养机构会向有关部门提出收养登记申请。这里的“有关部门”可能是指当地民政部门或公安局,具体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收养登记申请需要提供一定的文件和材料,证明收养人符合收养条件。

收养法第10条款主要规定了收养程序的启动和申请要求,要求收养人向具有收养能力的机构提出申请,机构会对收养人进行评估,符合条件的才能向有关部门提出收养登记申请。

《关于实施收养法第10条款的若干规定》图1

《关于实施收养法第10条款的若干规定》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是为规范收养法律关系,保护收养关系的稳定,促进家庭和谐,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根据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制定的。该法第10条款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收养儿童:(一)无子女的夫妻收养三岁以下的儿童;(二)有子女,但子女已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且无其他人可以收养的儿童;(三)有子女,子女已满十四周岁且不能正常与人交往的儿童;(四)有子女,子女有特殊病残情况的儿童;(五)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儿童。”为更好地实施收养法第10条款,制定了《关于实施收养法第10条款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若干规定》的主要内容

《若干规定》共五章,具体内容如下:

1. 总则:明确了《若干规定》的制定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法律效力及解释权归属。

2. 收养关系的成立:明确了收养关系的成立条件,包括收养人的资格、被收养人的范围、收养关系的成立时间等。

3. 收养申请与审查:明确了收养申请的提出、审查的程序、期限、收养材料的提交等。

4. 收养手续:明确了收养人的登记、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养手续的办理等。

5. 收养关系的变更与解除:明确了收养关系变更与解除的条件、程序、法律后果等。

操作指南

1. 收养人的资格:收养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稳定的经济生活来源、有必要的住房、有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等条件。

2. 被收养人的范围:《若干规定》明确了被收养人的范围,包括:未成年人、不能正常与人交往的成年人、有特殊病残情况的未成年人等。

3. 收养申请的提出:收养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民政部门提出收养申请,并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等。

4. 收养材料的提交:收养人应当提交收养人资格证明、被收养人情况证明、收养人家庭状况证明等材料。

5. 收养关系的登记:人民法院或者民政部门收到收养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登记收养关系。

6. 收养手续的办理:收养人办理收养手续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民政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查合格后,办理收养登记。

《关于实施收养法第10条款的若干规定》的制定,对于规范收养行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法律工作者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若干规定》的内容,熟练掌握的操作程序,为当事人准确、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也呼吁全社会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问题,共同为儿童创造一个幸福、健康的成长环境。

(注:本篇文章仅为示例,不作为正式法律意见,具体操作请咨询专业律师。)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