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信息虚假填写现象调查

作者:对你在意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截至2023,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3%。在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的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亦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对赡养老人信息虚假填写现象的调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赡养老人信息虚假填写现象,为完善我国老年人赡养政策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包括赡养老人、老人本人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6份。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例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更为详实的信息。

调查结果及分析

1. 虚假填写现象普遍存在

调查发现,约60%的赡养老人在填写老人信息时存在虚假情况。具体表现为: (1) 老人实际年龄与填写年龄不符;(2) 老人实际收入与填写收入不符;(3) 老人实际健康状况与填写健康状况不符;(4) 老人实际居住地与填写居住地不符等。

2. 虚假填写原因分析

(1) 信息来源不清晰:调查对象中,约40%的赡养老人表示,其在填写老人信息时,来源于家庭或其他亲戚朋友提供的信息,信息来源较为模糊。

赡养老人信息虚假填写现象调查 图1

赡养老人信息虚假填写现象调查 图1

(2) 调查问卷设计不合理:部分调查问卷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老人实际情况,如在收入、健康状况等方面的问题,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

(3) 老人自身原因:部分老人为了享受更高额度的补贴或福利,有意愿虚假填写信息。

(4)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部分赡养老人信息虚假填写现象,可能是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老人信息被篡改。

建议

1. 完善老人信息采集机制

建议相关部门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充分考虑老人实际情况,确保信息来源清晰。应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机制,对老人信行逐一核实,防止信息被篡改。

2. 加大对虚假填写行为的惩处力度

针对虚假填写行为,建议加大惩处力度,对查实的虚假信息,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通过宣传法律知识,提高老人的法律意识,引导老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3. 强化部门监管责任

相关部门应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赡养老人信息的管理,确保老人信息真实有效。完善相关制度,建立老人信息定期审核机制,防止老人信息被篡改。

4. 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从源头上解决老人信息虚假填写现象,需要关注老人生活质量,提高老人生活水平。通过加大对老年人养老保障的投入,确保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赡养老人信息虚假填写现象是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项重要表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从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强化部门监管责任等方面着手,综合施策,以期为完善我国老年人赡养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