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赡养老人却争夺财产,如何处理?
论如何处理不赡养老人却争夺财产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尊老始终为传统美德,然不赡养老人却争夺财产之现象时有发生,令人遗憾。此种现象,不仅违背了传统美德,且有违于法律之规定。故探讨如何处理此种现象,以期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不赡养老人却争夺财产的行为,违反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八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该法条明确规定,子女应负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为父母提供生活、精神上的慰藉。而争夺财产则有违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继承人应当以继承的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方法,负有的赡养、照顾父母的义务。”继承人不仅享有继承权,还需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针对此类问题,要明确的是,不赡养老人争夺财产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依法予以处理。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剥夺或者限制老人的人身自由,或者不履行赡养、监护等法定义务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情节恶劣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还应注意,如果争夺财产的行为导致老人生活困难的,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故意不履行法律规定的瞻养、监护等义务,导致老人生活困难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不赡养老人却争夺财产,如何处理? 图1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我们应遵循法律之规定,严格依法办事。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程序合法。处理此类问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如申请法院判决,必须提交相关证据,如DNA鉴定、病历、报警记录等,并经过法院审理,方得认定事实。
事实清楚。处理此类问题,必须查清事实真相。如涉及财产争夺,应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如房契、存款、股票等,确认真实性质。
公平公正。处理此类问题,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如老人生活困难,应给予老人一定的经济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教育引导。处理此类问题,还需加强法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尊老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道德风气。
不赡养老人争夺财产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应依法予以处理。处理此类问题时,应程序合法、事实清楚、公平公正,并加强法律教育,以期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