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收养法:为您解析收养的法律规定》
1990年收养法法律规定是指我国于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中关于收养法律的规定。该法于199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我国关于收养的专门法律。《收养法》旨在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收养行为,建立科学、文明、有序的收养制度。
《收养法》共分为五章,具体规定如下:
章 总则
1. 为了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收养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律。
2. 本法所称收养,是指依法定的条件下,父母或其他法定主体将子女或被收养人收养为子女的行为。
3.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收养活动。
收养关系的成立
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收养关系成立:
(1)依法指定的收养人向人民法院或者其他单位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或者单位审查同意,并通知被收养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主体的;
(2)被收养人主动要求收养人领养,收养人愿意领养的;
(3)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或者调解,确定收养关系的;
(4)其他法律规定的收养关系。
2. 收养关系的成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收养关系的效力
1. 收养关系成立后,收养人应当依法履行收养义务,保障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2. 被收养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收养关系的稳定。
收养关系的变更和解除
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收养关系:
(1)收养人丧失了抚养能力,新的收养人愿意收养的;
(2)被收养人满了18周岁,愿意独立生活的;
(3)收养关系中的其他法定条件发生变化,收养人、被收养人或者收养关系的其他主体认为有必要变更的。
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1)收养关系成立后,收养人严重侵害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被收养人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
(2)收养关系成立后,被收养人原籍所在地政府认为有必要解除收养关系的;
(3)收养关系的其他法定条件发生变化,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成熟形的。
收养关系的法律保障
1. 对于符合收养条件的困难家庭,国家应当给予扶持和帮助。
2. 对于违反收养法规定的行为,国家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3. 对于收养关系的争议,应当依法予以调解或者仲裁,依法解决。
《收养法》规定了我国收养关系的成立、变更、解除及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收养行为,建立科学、文明、有序的收养制度。
《1990年收养法:为您解析收养的法律规定》图1
收养,是指将无家可归的未成年人、流浪儿童、孤寡老人等纳入家庭,给予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关爱和保障。收养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家庭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的解析,使广大读者了解收养的法律规定,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收养的定义与种类
(一)收养的定义
收养,是指在依法规定的条件下,自然人或者单位将未成年人、流浪儿童、孤寡老人等纳入家庭,承担对其进行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
(二)收养的种类
根据《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分为三种类型:
1. 收养子女。即自然人或者单位将未成年人收养为自己的子女,承担对其进行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
2. 收养流浪儿童。即自然人或者单位将流浪儿童收养为自己的子女,承担对其进行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
3. 收养孤寡老人。即自然人或者单位将孤寡老人收养为自己的子女,承担对其进行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
收养的条件与程序
(一)收养的条件
1. 收养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收养人应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住房。
3. 收养人应当对被收养人提供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4. 收养人应当愿意承担收养期间的法定义务。
(二)收养的程序
1. 收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承认收养关系。
2. 收养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收养申请,并提供身份证明、经济能力证明、住房条件证明等相关材料。
3. 人民法院对被收养人的情况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收养条件的,应当作出承认收养关系的判决。
收养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收养人的权利
1. 收养人的收养申请得到人民法院承认的权利。
2. 收养人对被收养人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
3. 收养人有权要求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权利。
(二)收养人的义务
1. 收养人应当依法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义务。
2. 收养人应当为被收养人提供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3. 收养人应当依法承担收养期间的法定义务。
收养关系的变更与终止
(一)收养关系的变更
1. 收养人、被收养人或者收养关系的其他当事人提出申请,并经人民法院依法审查。
2. 人民法院作出变更收养关系的判决。
(二)收养关系的终止
《1990年收养法:为您解析收养的法律规定》 图2
1. 收养人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履行收养义务的,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终止收养关系的申请。
2. 人民法院作出终止收养关系的判决。
收养法的适用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
收养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收养的专门法律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家庭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收养法应当与其他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相互协调,共同构建全面、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收养法还应当与其他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相互补充,共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收养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收养的专门法律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家庭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读者应当了解收养的法律规定,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收养法还应当与其他相关法律相互协调,共同构建全面、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