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问答
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对其赡养年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支出,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额外扣除。这一扣除项目旨在减轻赡养老年人的家庭负担,体现国家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促进家庭和谐。
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规定如下:
1. 扣除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关于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44号)规定,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个被赡养的年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以享受2000元的扣除额度,年度总额为24,000元。
“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问答” 图2
2. 适用范围。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享受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1)年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即出生日期在1963年1月1日及之前的人;
(2)子女年满18岁且未满24岁,或者子女在大学、职业院校就读。
3. 计算方法。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先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然后按照剩余的扣除标准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对于缓解我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家庭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具有积极意义。广大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享受这一扣除项目时,应确保相关资料齐全,以保障自身权益。各级税务部门也应加强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遵纳税法的准确性。
“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问答”图1
政策背景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促进家庭和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负担,我国政府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的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该政策旨在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允许其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对其赡养年满60岁及以上的长辈的支出予以一定比例的扣除。
政策要点
1. 扣除标准: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及以上的长辈,每月可以按照其赡养老人支出的20%进行扣除,但最高扣除金额不超过赡养老人每月支出的2000元。
2. 扣除对象: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包括纳税人和其无子女的配偶。
3. 扣除时间:自2018年10月1日起,按月计算并扣减个人所得税。
4. 扣除申请: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不动产权证、判决书、抚养权协议等。
5. 扣除证明: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证明。
政策问答
1.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允许其赡养年满60岁及以上的长辈的支出予以一定比例的扣除。
2. 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有哪些?
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包括:
(1)中国公民,包括纳税人和其无子女的配偶;
(2)外国公民在我国居住满一年以上,且在我国境内工作、学习的人员。
3.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多少?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为:每月可以按照其赡养老人支出的20%进行扣除,但最高扣除金额不超过赡养老人每月支出的2000元。
4.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时间是什么时候?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时间自2018年10月1日起,按月计算并扣减个人所得税。
5. 如何申请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不动产权证、判决书、抚养权协议等。
6. 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需要提交哪些证明文件?
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需要提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证明。
政策影响
1. 政策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允许纳税人将其赡养老人支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降低其应纳税额。
2. 政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有助于增强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降低家庭养老负担。
3. 政策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能够减轻老年人的生活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利于老年人安享晚年。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问答旨在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家庭养老负担,促进家庭和谐。纳税人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也应积极履行赡养老人责任,关爱父母,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