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正确填法及注意事项

作者:断情戒爱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赡养老人已成为每个家庭的重要议题。在税收政策方面,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鼓励社会孝老敬亲,特别设立了赡养老人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实务操作经验,详细解读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正确填法及相关法律风险防范要点。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概述

(一)扣除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纳税人赡养年满60周岁(含)以上的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已经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依法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被赡养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1. 被赡养人应为纳税人年满60周岁的父母;

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正确填法及注意事项 图1

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正确填法及注意事项 图1

2. 子女已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可享受扣除;

3. 养父母与生父母在法律地位上等同,因此养父母同样适用。

(二)扣除标准

1. 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固定金额20元;

2. 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20元/月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金额不得超10元/月。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填报流程

(一)填报时间

纳税人应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完成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确认和提交。在次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如需更正上年度扣除信息或新增扣除项目,仍可进行补充申报。

(二)填报入口

建议通过提供的线上平台进行填报,

关注城市名称市民服务,关键词“个税”,获取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入口;

或登录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电子税务局网站,在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模块。

(三)具体步骤

1. 信息注册与登录:首次使用需进行实名认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并完成验证码验证。

2. 选择扣除年度:进入系统后,需选择需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年度(通常可选当年及前一年)。

3. 填写被赡养人信息:

按照提示填写被赡养人的身份证、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

如为独生子女,请直接确认;如非独生,需填写兄弟姐妹信息并明确扣除分配比例。

4. 签署电子协议:完成信息提交后,需在线签署《专项附加扣除承诺书》,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作出郑重声明。

法律风险与注意事项

(一)虚报与瞒报的法律责任

1. 纳税人应确保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存在虚报赡养关系或隐瞒实际收入等行为,将面临税务部门的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正确填法及注意事项 图2

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正确填法及注意事项 图2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其他注意事项

1. 确保被赡养人年龄符合规定。年满60周岁的计算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通常情况下以公历为准。

2. 养父母与生父母的法律地位相同,但需提供相关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关系证明。

3. 子女已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需有相关死亡证明或法院宣告失踪文书佐证。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独生子女纳税人A

父母均为65岁,仅有一子(即A本人)。

A每年可享受20元/月的赡养老人扣除,全年共计240元。

案例二:非独生子女纳税人B

B及兄长共同赡养父母;

与兄长协商一致后,每人每月扣除10元;

前提是必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并提交给税务机关。

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纳税人家庭的经济负担。但与此纳税人也需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确保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在操作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财税顾问,以规避法律风险。

政府应进一步优化申报流程,提高信息审核效率,让更多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能够便捷地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