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满两年的夫妻如何分割财产?
概念及法律依据
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感情不和或其他原因,在一定期间内,自动停止共同生活,彼此不再居住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而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夫妻双方同意,可以协议离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根据双方当事人协议的原则,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分居满两年的夫妻财产分割原则
虽然夫妻在分居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排除适用:(一)因感情不和分居的;(二)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三)一方当事人患有精神疾病,或者不能表达意愿的;(四)对方当事人移情别恋的。”由此可知,分居满两年的夫妻属于“因感情不和分居”的情况,应准予离婚。
在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根据双方当事人协议的原则,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协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尊重双方意愿。分割财产时,应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确保双方都能接受并同意财产分割方案。
2. 公平合理。分割财产时,应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权益,确保分割方案公平合理,避免因偏袒一方而导致另一方权益受损。
3. 有利于子女成长。分割财产时,应充分考虑子女的权益,确保分割方案对子女的成长、教育等方面不产生不良影响。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
1. 平等分割。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经夫妻双方同意,可以协议离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根据双方当事人协议的原则,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遵循平等原则,确保双方都能接受并同意财产分割方案。
2. 损害赔偿。在离婚时,如果一方当事人存在过错,如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婚外情等行为,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害。
3. 债务承担。在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中的债务,应根据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比例承担。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程序
1. 协商。夫妻双方应共同协商财产分割方案,并达成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应明确分割财产的具体事项、比例及履行期限等。
2. 申请仲裁。如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仲裁。仲裁机关应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裁决。
3. 提起诉讼。如双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自接到起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判决。
分居满两年的夫妻如何分割财产? 图1
分居满两年的夫妻在财产分割上,应遵循平等、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双方都能接受并同意财产分割方案。如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权益,确保分割方案对子女的成长、教育等方面不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