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减税政策助力赡养老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木槿暖夏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5亿,占总人口的18.3%。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了2千万大关。在老龄化背景下,如何通过税收政策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我国税收制度完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我国现行税法,对附加减税政策助力赡养老人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现行税法中关于赡养老人政策的规定

我国现行税法中,对于赡养老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定:

1. 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第二十八条同時规定:“个人所得中的财产转移給直系亲属或者其他亲属,符合以下條件的,免纳個人所得税:……(二)直系亲属或者其他亲属在 straight line 以下的各级亲属之间转移的。”

2. 企业所得税法: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下列各项支出,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四)企业提取的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第二十七条同時规定:“企业依照本条款的规定提取的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 social security law: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职工和居民进行养老保险的缴纳。个人养老保险缴费部分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缴费减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等。

附加减税政策的具体措施及效果

在现行税法基础上,我国可以进一步推行附加减税政策,以更好地促进赡养老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1. 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相对较低,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税收负担仍然较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如提高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方面的扣除标准。这将有助于减轻家庭的税收负担,增加家庭收入,从而更好地用于赡养老人。

2. 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现行税法基础上,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可以适当提高个税免征额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对于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以适当降低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税收负担。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人们生育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减轻家庭负担,为赡养老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3. 优化财产转移税收政策

优化财产转移税收政策,对亲属间财产转移给予适当税收优惠。一方面,对于直系亲属之间的财产转移,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非直系亲属之间的财产转移,可以适当降低税收负担。这将有助于激发家庭间的互动,促进家庭和谐。

附加减税政策作为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现行税法基础上,通过完善附加减税政策,可以更好地调动人们赡养老人的积极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赡养老人税收政策的扶持力度,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家庭和谐共生的双重目标。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婚姻家庭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